(1) 分類標準
廢塑料的表征特點因素很多,采用什么標準來進行分類?分類的準確度(單純度) 如何掌握?哪些塑料品種因相融性等各種原因需要嚴格區分?同類品種廢塑料的理化指標該如何考量?等等,至今仍然是沒有理想的統一標準。
現有再生塑料行業通常按:種類、用途、理化指標、加工方法等方面分類。
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塑料種類標志代碼、通稱1-7 分類,起碼解決了單純性好的塑料分類,比如飲料瓶PET、日用品包裝瓶HDPE 等的分類的問題。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廢塑料行業分類標準。
分類建議:①以下游用戶的需要倒推分類標準;②分類標準按需求靈活化、多樣化;③需考慮經濟性和可操作性。
(2) 分類手段
近幾十年為實現分類自動化,國內外許多企業、研究單位都在努力研發自動化分類技術和裝備;目前在顏色、密度、導電率、光折射等方面有許多科技成果并已經在生產中應用。
但就混雜廢塑料分類,至今自動化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,難以擺脫依靠人手憑經驗進行分類的局面。
所以最現實的做法:①人工為主,自動化為輔;②設法改善分揀工人的作業環境;③減少分類類別,簡化分揀作業的難度;④塑料制品企業盡量使用少復合、改性的塑料作原料。
(3) 分揀工序衛生問題——寧缺毋濫
對一些殘留物不明、品種不明、或存在對人有毒有害物質的廢塑料,盡可能遵循銷毀的處理原則,而非再生利用。就改善人工分揀衛生條件,可考慮:人工分揀場所采用作業區正壓送鮮風,對分揀工人個人防護;對一些無害雜質多的廢塑料,可以通過先清洗,再人工分揀的辦法,解決衛生問題。
摘自<<上海包裝雜志社>>,由富事達編輯
咨詢熱線
17505120369